把長期過緊日子思想付諸行動
——龍煤集團形勢任務宣傳教育提綱
伴隨著企業攻堅克難的實踐,集團上下已充分感受到形勢的嚴峻性、市場的殘酷性和發展的緊迫性。在6月5日集團黨政聯席會議上,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張升再次強調,要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。 增強危機意識,長期過緊日子,是我們應對形勢求生存的必然要求,是破解安全和市場雙重壓力的根本舉措,是步出困境謀求發展的現實選擇。不堅持長期過緊日子,就不能過上好日子。對此,集團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員工要有清醒認識,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把過緊日子思想付諸行動。
當前,受國際國內經濟環境影響,我國煤炭及煤炭相關的鋼鐵、電力、建材等行業產能過剩嚴重,使煤炭市場需求銳減,煤炭經濟形勢嚴峻。今年1-4月份,全國煤炭產量11.5億噸,同比下降2%,固定資產投資同比下降6.6%,煤炭產量和投資出現了近十年來少有的負增長;全社會煤炭庫存3億噸,是正常社會庫存的2倍,庫存高位顯示市場供大于求;全國累計進口煤炭1.1億噸,同比增長25.6%,煤炭進口持續增長,加劇了市場供大于求的態勢;煤炭價格持續下降,目前還有下行的趨勢,有關專家預測,未來3-5年,煤炭市場將處于買方市場主導。
市場步入寒冬,使煤炭企業效益大幅下降。今年前4個月,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同比下降1.6%,利潤同比下降43.6%,部分大型企業集團出現虧損,個別企業出現了貸款開資和壓資、減薪的現象。據有關媒體報道,山西同煤集團、晉煤集團、焦煤集團已步入虧損,有多處礦井處于減產、半停產狀態,一些新建礦井面臨著一投產就虧損的尷尬境地。神華集團一季度營業收入同比增長0.1%,凈利潤同比下降1.3%。山東兗礦集團各級領導班子減薪20-50%,一線員工取消了所有獎金。河北開灤集團縮減勞動用工總量,一季度末實現用工94655人,比2012年底減少1687人。煤炭企業的生存狀況短期內不會反轉,寒冬期甚至會相對漫長。
龍煤集團屬地質復雜、災害嚴重、自身發展基礎條件較差的老國有企業,人員多、包袱重、管理粗放、改革不到位,與同行業企業不在同一競爭層面,一遇到市場不好、煤價下降,就難以支撐和維系,前些年在煤炭高利潤掩蓋下的矛盾和問題,在市場下行的挑戰中更加突顯。今年1-5月份,集團商品煤銷量1352萬噸,同比減少144萬噸;綜合售價747.86元,同比下降91.94元;銷售收入101.1億元,同比減少24.5億元。市場因素、自身矛盾和問題的相互疊加,使收入大幅減少,超虧嚴重,成本居高不下,資金日益緊張。目前,集團嚴格控制非安全生產性支出,大力開展節支降成活動,全員打響了應對危機的攻堅戰。巨大沖擊和嚴峻形勢,逼迫我們必須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。
同時,過緊日子也一直被我們國家和民族看作是治國之道、興業之基、持家之寶。從尚書教誨“克勤于邦,克儉于家”,到明人叮囑“一粥一飯,當思來之不易,半絲半縷,恒念物力維艱”;從《左傳》感嘆“儉,德之共也。侈,惡之大也”,到諸葛亮崇尚“靜以修身,儉以養德”;從墨子斷定“節儉則昌,淫佚則亡”,到李商隱詠嘆“歷覽前賢國與家,成由勤儉敗由奢”。千百年來,過緊日子精神始終被廣為流傳和頌揚,即便是經濟再發展,也不能奢侈浪費,更何況我們現在面臨的是雪上加霜的困難,更需要艱苦奮斗,過緊日子度難關。
黨的十八大后,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高度重視厲行勤儉節約,反對鋪張浪費的問題。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,要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。中央關于改進工作作風、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,其中不乏輕車簡從、精簡會議、力戒空話套話、改進新聞報道等勤儉務實的內容。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,主席臺上沒有綠色植物和鮮花,受到全社會的關注。全社會提倡少開一天車、少看一天電視、“光盤行動”等等,低炭、環保、節能,已成為當今社會的時尚。
回顧我們企業的歷史,龍煤集團組建前的雞西、鶴崗、雙鴨山、七臺河等四個煤炭分子公司,有著百余年的開采史和數十年的建礦史,廣大礦工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,曾積淀形成了“特別能戰斗、特別能吃苦、特別能奉獻、特別能攻堅”、“一分錢掰成兩瓣花”、“省下的就是賺來的”等過緊日子精神,我們堅持長年開展的增收節支、節約回收、修舊利廢、小改小革等活動,就是對這種過緊日子精神的繼承和發揚。
生活中,我們每個家庭每個人都要涉及吃、穿、住、行,都要考慮柴米油鹽,吃不窮穿不窮,算計不到就受窮。“誰在平日節衣縮食,在窮困時就容易度過難關;誰在富足時豪華奢侈,在窮困時就會死于饑寒。”思前顧后,吃穿常有。精打細算,油鹽不斷。事實證明,大到一個國家、一個企業,小到一個家庭、每個人,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都顯得尤為重要,不可或缺。
樹立長期過緊日子思想,不是該花的不花了,該干的不干了,而是要通過精打細算,勤儉節約,把省下來的錢花在刀刃上;更是要轉變作風,真抓實干,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。集團各級組織和廣大干部員工,要充分認識和準確把握,進一步增強壓力感、緊迫感和責任感,團結一心,堅定信心,真正把長期過緊日子思想付諸行動,見成效。
一要強化管理,抓實落靠過緊日子。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。只有管理上更加科學更加精細,才能把住關口,杜絕浪費,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。各分子公司各單位,要進一步加強安全管理,深刻吸取“3.11”、“3.15”事故教訓,充分認識杜絕發生事故就是杜絕最大的損失和浪費,深入落實“一個提升、兩個圍繞、三個不要”等理念,強化重大災害防治,加強安全基礎管理,繼續推進三大工程,對涉及安全發展的項目堅持投入不減、項目不變、標準不降。要進一步加強成本管理,落實全員全過程成本控制措施,切實從增加配采、提高煤質、減少無效進尺、節電節水、設備管理、勞動用工等方面節支降成,確保生產成本下降10%,管理費、非生產性支出和銷售費用下降15%目標。要進一步加強工資分配管理,堅持量入為出,以收入和效率效益定分配,以績效和貢獻論獎罰,著力解決收入分配上的“大鍋飯”問題,真正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。要進一步加強辦公費用管理,精簡各類會議和文件材料、嚴控事務性活動和外出考察學習、嚴格公務用車購置和管理、加強招待費控制,不講面子、不講排場、不勞民傷財,勤儉辦一切事情。
二要轉變作風,干部帶頭過緊日子。作風關系發展,作風關系成敗。各級干部要充分認識當前面臨的形勢,消除坐等煤炭市場好轉的思想、靠上級組織和部門來應對危機的思想、要國家政策支持來解決矛盾和問題的思想,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過苦日子的思想,從自身做起、從現在做起,把過緊日子表現為一種務實作風,團結帶動廣大員工過緊日子。要深入貫徹落實集團《關于轉變工作作風厲行勤儉節約的規定》,緊盯影響安全、改革、穩定和發展的重大問題和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,輕車簡從地深入基層、深入現場、深入群眾,深入研究和解決阻礙發展的問題。要認真執行領導干部入井帶班等規章制度,以身作則暢通政令,不打折扣、不做選擇、不搞變通,切實做到用心、專心、盡心,講實情、干實事、重實效。要把員工群眾利益放在第一位,真情傾聽員工群眾呼聲,盡力滿足員工群眾合理訴求,想辦法解決員工群眾實際困難,把“勒緊腰帶”省下來的錢用在民生建設的“刀刃”上。要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廉潔從政若干準則,自覺履行“一崗雙責”,崇尚節儉勵志、節儉樹德、節儉防變,在過緊日子中砥礪意志、鍛造品質,影響和帶動廣大員工,形成凝聚人心、戰勝困難的強大力量。
三要全員參與,興起過緊日子之風。員工是企業的主體,是發展的決定性因素。面對前所未有的嚴峻形勢,廣大員工要把困難期想得再長一些,把困難度看得再大一些,進一步增強心理預期和承受能力,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,把過緊日子作為當前乃至今后一個時期的常態,養成過緊日子的習慣。要立足本職崗位,時刻關注安全,把做好安全工作看作是最大的勤儉、最好的增收,真正做到自己的安全自己管,他人的安全我也管,企業的安全人人管。要堅持從小事做起、從點滴做起、從自身做起,節約一滴水、一度電、一個頂冒、一個零部件,積極參與提合理化建議和增收節支創效活動,不斷尋找自身的節約點、降耗點和增收點,為建設節約型企業做貢獻。要堅持與企業同呼吸共命運,堅決維護企業整體利益,在精減機構人員、調整分配辦法、深化內部改革等工作中增加理解和支持,真正理解支持企業過緊日子的措施和辦法,把過緊日子表現為思想上的堅守、工作上的勤勉、生活上的樂觀。
“千包萬箱,非一耕所得,干天之木,非旬日所長。”只要我們正視現實,放眼長遠,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,一步一個腳印,不斷強化和長期堅持下去,就會不斷堅定發展的信心和決心,就會不斷激發和集聚團結一心,共克時艱的正能量,就一定會在推進龍煤安全發展轉型發展的進程中,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!(龍宣)